第三百九十七章 盛世之雏,恢复江山之望1-《宋仕妖娆》


    第(2/3)页

    乾道三年的秋末,临安问斩了几个翰林庸医。

    几张圣旨传下,两淮以及襄阳、川陕等地出现了大幅度的人事变动。

    因春风渡一功擢为安丰军正将,在来安大战中因军功升任安丰军统制的宗平,终于去了权兼一词,正式成为安丰军制置使。

    原本仅是正将的宗复,升任安丰军副都统制。

    副将的汪继伦,反而升任了安丰军都统制。

    这估计是两人的能力,在这几年被吏部考察了个透彻,宗复确实要差上汪继伦一筹。

    庆远军节度使李道之子李睿,因统率轻骑立下千里纵江淮的大功,在清流关大败拐子马和铁浮屠,迁升为光化军统制。

    乾道三年秋的圣旨一下,李睿成了光化军都统制。

    全权掌管组成了建制的重骑军!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命,要知道,大宋骑军本来就少,何况重骑军。

    这支重骑军,还是西辽的五百匹精锐战马,加上大理送过来的战马中挑选了两百来匹,才勉强有了个雏形。

    不过,也仅七百余骑耳。

    然而这七百余骑,全是精锐中的精锐。

    装备更是万金打造一骑,奢华得让轻骑士兵流口水。

    据悉,看到重骑军的林宗棠只说了一句话:当屠铁浮屠!

    铁浮屠就是金国骑军王牌重骑军!

    可想而知这支两百余骑的重骑军有多么精锐。

    这只是雏形,随着西辽那边每年送过来的,加上从草原购买的战马,也许等几年北伐时,大宋的重骑军就能达到三千甚至五千之巨!

    一支三五千的重骑军,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甚至可以左右一场战局。

    尤其可见,官家对重骑军的重视,也可见官家对李睿的信任。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李凤梧的出使辽国。

    没有李凤梧出使辽国,就不会有这五百匹精锐战马,大宋要打造重骑军,就还需要时日,不至于在乾道三年就让重骑军具备雏形。

    李凤梧之功,就是林宗棠都忍不住放下成见,在说了那句“当屠铁浮屠”后又道了一句:“狗|日的李凤梧,这功也甚是泼了天了,这次老子服了他。”

    林宗棠这一句狗|日的,绝对不是辱骂。

    而是一种武将的至高赞誉。

    至少在李睿看来,自己老丈人这句话是赞誉,军界出身的武臣,也这般认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