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以史为鉴-《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3/3)页

    秦风有些汗颜,但也坦然接受了下来。

    这本来是李世民的警示名言,但此事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情,都等到生以后才警觉过来,可事情都已生,警觉又有什么意义?唯一的作用无非是亡羊补牢,至于为时未晚,那是屁话。

    在怎么为时未晚,失去的羊都不可能回来,更何况在国家大事上失去的远远不只是一只羊那么简单。若人人能够做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那绝对是大唐之福。

    经过今天早朝,开大江南之事在李世民默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名宰相认同的情况下,个别几个反对的朝臣又岂能阻碍大势?

    关系到大唐万世基业的决议就在秦风的提议下,在满朝文武的赞同中定了下来。

    事情拍板后,雷厉风行的李世民即刻下旨,命令尚书省挑选精干之臣,从长安前往江南各地考查调研,为大开寻找有效的佐证,并着令江南各郡抽出一亩之地试行一年两季的水稻种植方法。

    与不过决定此议的人,除了秦风之外,没有一人想象得到这开江南将会给大唐带来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便是后来李世民因年事高,退位以后,子孙问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几项决定是什么。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回答:“重用秦风,开大江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