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争夺海权-《1850再造中华》


    第(3/3)页

    如此优越的地缘条件,理应积极进取,主动开放通商,从陆上迈向海外。只要帝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海上来往,帝国海外贸易、航运、海军、造船等事业就会不断发展。

    (三)国土范围。帝国争夺海权,同样不能忽视陆地。帝国的领土面积要足够大,海岸线要足够绵长,才能为争夺海权提供足够的纵深。这就意味着,帝国必须推翻满清,接收满清在陆上的一切领土,甚至有所拓展。

    除此之外,帝国还要大力建设一批港口,为拓展海权提供必要支撑。

    譬如上海、宁波、杭州、福州、厦门、广州、西贡、河内、河仙等沿海城市,地理条件优越,都应由政府出面,主导建设港口。

    (四)人口。人口亦是影响海权的重要因素,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尤其是可以构成海上力量的人口,包括水手、海军官兵及生产海军物资的人员。

    就当前而言,中国的人口并不少,但受教育程度太低,文盲率太高。帝国正在大力普及教育,希望通过一代人的时间,大幅度提高国人的受教育水平。

    为争夺海权,就要大力加强海军教育,包括民用水手的教育。《国防动员法》中亦有规定,民用船只的水手,在战时负有参加海军的义务。

    (五)民族性格。中华民族是一个勤苦吃苦、灵活坚韧的民族。尽管满清实施海禁,仍有大量的广东人、福建人,冒险来到海外,在海外开拓了许多事业。

    其中的佼佼者,如兰芳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郑信在暹罗建立了吞武里王朝,鄚玖在河仙镇割据一方……

    因此,只要帝国组织得力,就能把四亿中国人凝聚成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具备发展工商业、实施海上贸易和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能力。

    (六)国家机器。国家机器包括皇室、政府、军队、议会、法院等多种职能机构。杨烜认为,所有国家机器都应当了解海洋的重要性,认清海权的重要意义,竭尽全力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这支海军必须是一支远洋海军,具备远洋航行、远洋作战、保护航道的能力。

    海军建设耗资巨大。帝国将实施烟酒专卖制度,提高烟酒税,作为海军建设经费。

    国家层面,将成立一个新的烟酒公卖总局,隶属于皇室。县级以上政府,成立烟酒专卖局,归帝国烟酒公卖总局垂直管理。所得烟酒税归入内帑,由皇室支配。

    杨烜将使用这笔经费,着重加强海军建设。他亦将以身作则,从内帑中节省经费,充实海军经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