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北洋通商大臣-《1850再造中华》


    第(3/3)页

    但此事有许多障碍。最直观的,就是清廷原有规定,除俄罗斯人以外,其他各国洋人均不得进入京城。外务部要与洋人打交道,洋人却进不了京城,这可如何是好?

    若是一般官员,遇到这种情况,只会感叹一番,知难而退。但肃顺勇于任事,深得咸丰信任,敢于在咸丰面前抗颜直言。

    肃顺的话相当坦率,咸丰却瞻前顾后,问道:“你说这个外务部,将来会承担哪些职能?”

    肃顺知道咸丰忌讳洋人,便避而不谈外交,重点谈洋务,说道:“外务部,理应主办外交事务以及洋务,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翻译、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事务。

    “现如今,大清也有了一些洋务。曾国藩、胡林翼在两湖设立了机器局、兵工厂,臣也命人在天津设立了招商局、海运局、造船厂、机器制造局。

    “但洋务事项繁杂,缺乏一个总管部门。不如暂时让外务部兼管洋务,统筹经费、人才,优先发展军工、开矿、翻译等事务。”

    咸丰颇感心动。他虽然昧于世界大势,却也知道办洋务可以提升国力,有利于对抗粤匪。只是,他心里还有顾虑,说道:

    “内阁增设外务部,洋人与外务部交涉,岂不要直入京师?”

    肃顺知道,咸丰决不会允许洋人进京。因为这中间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洋人决不可能下跪。洋人若不下跪,咸丰就不会接见洋人。

    他反应很快,说道:“洋人进京,势必无事生非。不如退而求其次,在天津办理外务。奴才觉得,不妨在天津设立一个衙门,堂官称作‘北洋通商大臣’,让他实际主持外务工作。”

    咸丰眼前一亮,心中一喜,说道:“这个办法好。北洋衙门无外务部之名,而行外务部之权。那些顽固无知的庸碌之辈,就不会贸然反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