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酒中文章-《我的三国我当家内》


    第(2/3)页

    这个原理虽极简单,但古人却很晚才发现并解决了这个难题。文献资料上记载可信的是元代,也有说是宋代,但最早不会超过唐代才出现了高度白酒。元末明初的施耐奄在著名小说《水浒》里面就从侧面证实了高度白酒的存在。武松在过景阳岗时,有一酒肆,挑着酒旗,写着“三碗不过岗”。若是普通的米酒,怎么可能普通人喝上三碗就会醉呢?因此,这时喝的只能是高度酒了。武松却能喝十八碗,换算成现在人的酒量估计是三斤以上,真是海量。

    知道方法后蒸馏出高度白酒便极其容易了,何况是刘墉这个学过化学的现代人呢。第二日一早,刘墉先叫董芸去市集采购了陶瓮、粗毛竹、铁锅等物,他则找铁匠拼了一段“n”形的铁管。万事妥当,刘墉便在驿站后院,秉开其他人,只留董芸、华佗在一旁打下手,开始蒸酒。

    刘墉先架上一口大锅,锅里支个铁架,上面再放一口稍小的陶瓮。陶瓮顶有个拱形的盖,盖上钻了一个鸡蛋大的眼。刘墉将“n”形铁管的一端插进陶瓮里,中间稍有点倾斜的一长段横行铁管则放进剖开的半截竹筒里,竹筒里装有不断流动的冷水,作为冷却酒精蒸气的冷凝管,铁管的另一端不用处理,只需在下面放个酒坛便可。此套器具的各连接处俱用黄泥填住,不致漏气,这便是简易的水浴酒精蒸馏器了。这样,无论大锅里面的水如何沸腾,陶瓮里面的温度都不会超过100c。陶瓮里面的低度白酒经过加热后形成酒精蒸气,沿着密闭的铁管向另一端送去,在经过冰冷的冷凝管时,酒精蒸气便会凝结,又从气体变成液体,变成一颗颗水珠,沿着倾斜的铁管慢慢滴进下面的酒坛里。经过这样蒸馏后,白酒的浓度便可大大提高了。当然,这种蒸馏方法很是简陋,酒精蒸发时会同时带走一部分水蒸气,因而得到的酒精浓度不会超过75%。不过刘墉本来也没打算提炼纯酒精,这样的浓度完全够用了。

    炙热的酒精蒸气不断地从陶瓮里面生出来,通过的铁管一会儿也会变得滚烫滚烫的,由于热的传导作用,不久也会将铁管外面竹筒里面的冷水弄成一样的热,以后的蒸汽便不会冷凝,而是飘散在空中挥发掉了。因此,董芸需要不断地添加冰水,一头添,一头放,形成流动的水流,不断地将铁管的热量带走,这样才能使酒精蒸气不断的冷却,凝结出更多的酒来。

    华佗又惊又疑地看着从收集口滴出的一滴滴水珠,他不明白这样忙活后两者有什么不一样。刘墉嘻嘻笑着倒了半盏,恭敬地端到华佗的面前,“华先生,请你老品品有什么不同?”

    华佗满怀疑虑地接过来,先闻了闻,果然比寻常的酒味要浓得多,又小心地呷了一口,入口果然醇厚无比,惊道:“好辣!崇如,这是为何?”

    刘墉详细地解释了一番,不过华佗却仍是不太明白。不过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董芸见华佗惊诧的表情,便知这酒的效果令人满意,不由对刘墉更是仰慕,一颗芳心不由得牢牢系到刘墉的身上。

    刘墉喜滋滋地将新制白酒献给虞翻,静待虞翻的点评。虞翻品后果然诧异万分,疑问道:“刘公子这是酿的什么酒,怎么如此醇厚令人沉醉?”

    “虞县长,其实就是用一种比较特别的法子将普通白酒里面的水给去掉,这样酒的味道便浓烈得多了。”刘墉简单解释一番,又道,“听闻县长海量,不知县长喝此种酒,能喝多少碗?”

    虞翻捋着胡须,呵呵一笑道:“这酒非比寻常,老夫怕也只能喝上五碗。”

    “县长真是海量。”刘墉由衷地赞叹,又道,“在下想,后日县长便以此酒敬那严白虎可好?”

    虞翻点点头,赞同道:“好。那严白虎若饮三碗,定然神志不清,我等便可乘隙动手。”瞥见刘墉脸上得意之色,虞翻正色道:“刘公子,造这种酒仅是应对那严贼而用,以后不可再酿。”

    刘墉一阵惊讶,奇道:“县长,这是为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