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北地风云(三)-《一个人的甲午》


    第(3/3)页

    赵秉钧静静的看了杨士琐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

    “杏城当我管着津门治安,是吃饭不干事啊?我这心里清清楚楚,烧香起坛的那些个拳民闹腾的是厉害,可都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看起来动不动就是几千人上万人,可说到底都是一盘散沙。内中又各是各的香坛,各有各的地盘,没有人出面掌总,没有人居中联络,能成什么气候?最多不过是在乡下闹腾一下罢了,,

    再则说了,洋人的教堂大多都在津门城里,洋人也大多住在租界里面。以我津门城内的兵力,这些个乱民能进得来?前些日子。袁大人调刘盛休部进驻保定一带的消息你也清楚,稍有风吹草动,立马就能赶到。倒是山东那边听说闹腾的厉害,可干我直隶什么事?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杨士椅听的半信半疑,可看赵秉钧又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怔怔的站在原地。

    他是心里真的担心,平常和京城里面的来往联络,都是他一手操办。对朝局政治也是知道一些。真要说起来,这些乱民在他眼中也算不得什么,值不得这么大惊小怪。可怕就怕有人暗中煽风点火,皇上的大政方针是一个稳字,真要是有人借着这股子风潮把水搅浑,把局面扰乱。动摇了眼前朝廷的新政,他们这些依靠新政而起的人,还能落的了好?

    再则说了,这也是袁大人特特交办的差事,袁世凯对他杨士琰有知遇之恩,要是把这件差事办砸了。往后还有脸跟在袁大人身后?

    “依我说,干脆把这里的情况禀报袁大人,请他定夺。该采取什么措施,安排下什么布置,我们也好心里落个踏实。

    想了想,杨士椅放缓语气说道。

    “袁大人交代过了,四个字,静观其变!”赵秉钧淡淡一笑,眸子里精光一闪。

    “这又是为何?”杨士琐大惊,盯着赵秉钧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拱手说道,“智庵,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给我透一点吧,我这回去也好睡个踏实觉

    “常言说的好,关心则乱,杏城啊。我看你也是忙糊涂了,你想想看。直隶的乱民是从哪里涌过来的,还不是从山东那边。光是我们这里一味剿灭,这还不是这边剿了,那边又起来?说不得袁大人还落的个偏袒洋人的骂名。袁大人的意思是由着这些乱民闹一闹也好,等闹的不像话了,咱们也才好从容展布。说不得我直隶推行警察制度,都要着落在这件事情上面。”赵秉钧起身将杨士琰按回到椅子上面,眼中却是包含深意。

    杨士镝听的迷迷糊糊,心里似清醒又糊涂。坐在椅子上面想了片玄。忽然从刚刚赵秉钧的话里琢磨出一点东西出来,压低声音问道。

    “难道,袁大人的意思,是冲着山东去的?”

    赵秉钧嘿嘿一笑,“咱们北洋苦熬了这么一年多时间,也该伸展伸展手脚了,山东巡抚的位子恐怕要动一动了”

    话说到这里,那意思也就再明白不过了。山东巡抚毓贤纵容拳命聚众生事,导致事态越演越烈,波及到了山东直隶数省。而袁世凯袁大人虽然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却管不着山东巡抚毓贤,且毓贤还是满人,压根就没有办法。

    此时直隶按兵不动,无非就是以静制动的方略,等事情闹腾的不可收拾的局面了,一举围而歼之。顺便再借这把火将毓贤拉下马来,争取换上一个北洋的人,另外,以乱民生变为由头,推出警察制度维持地方治安,也算是深得皇上推行新政之心。

    届时,直隶坐收一举平定乱民之功。连带着把山东也纳入北洋的势力范围,同时还借此机会率先试行警察制度,在皇上那里得了头彩,不可不谓一举三得。

    原来如此啊!这个时候杨士稍算是彻底想明白了,网刚苍白的神情也有了点血色,拍了拍椅子站了起来。

    “要真是如此我就放心了,智庵,我还有别的事情就不多耽搁了。这些事情还请你多多留意,虽说是布墨周密,可也怕挂一漏万,出了什么岔子”

    着杨士稍拱手一礼,飘然向外走去,走了几杯忽然又转过头,望着赵秉钧似笑非笑的问道。

    “智庵,以你所见,倘若山东真的能纳入我北洋手中,谁可为山东巡抚一职啊?”

    赵秉钧一怔,淡淡一笑,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君有意乎?”

    两人不言声的对望一眼,不觉顿时扬声大笑,都是明白人,这种事情点到为止绝不深问,随即拱手而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