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梳理内政-《雄起北亚》


    第(1/3)页

    其实除了两纵官道以外,明国还有次一级的官道修建工程。比如环北海官道计划,就是其一。还有一条辽广官道,这条官道其实已经修整过的,只是目前还没有进行水泥硬化处理。

    毕竟在此前,京大官道才是明国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所以水泥的产量也就全部供应给京大官道了。但现在,    得益于旧岁大量移民的涌入,使得明国有了大量的人力加快对官道的硬化处理。同时倭国的臣服,也扩大了火山灰的供应。

    再加上工坊的扩建,硬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京大官道,也就成了明国至今为止,长度最长,标准化最高的全水泥官道。哪怕放眼全世界,    京大官道也是最早和最长的水泥官道。

    这样一来,多余的水泥产量就可以供应给其他地方了。这也是明国敢在乾武二年弄出两纵计划的重要原因。

    为了不显得那么厚此薄彼,    与明国本土隔海相望的山东行省虽然没有大修官道的计划,却是有大修河道的计划。而且经过了工部、交通部、枢密院的核准,也在此次奏报里。

    就见周绍停下来喝了杯茶,接着奏报。

    按照计划,朝廷的工部和交通部会联合起来,对北清河的河道进行扩宽、疏通。同时海州境内的水网也要重新修整,这也是一个大工程。

    而且由于北清河的河道疏浚计划还关系到明国的军事防务,所以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实际上,早在旧岁明国拿下了山东西路后,当地的河道疏浚计划就已经开始了。尽管山东行省不是明国安置移民的第一大省,却是移民进入明国的第一站。短期滞留在山东行省的移民,还是非常多的。这么些人只让他们整天待在安置营里不干活,实属有些浪费。

    索性拿下了山东西路后,地方上的官道、河道、农田、房屋、城墙等,都需要一番大修。所以这些移民便都有了活计。

    而且为了更好对移民进行筛选,提高这些移民的劳动积极性。在修建这些大工程的时候,这些待安置的移民会被官府进行一番简单的评定。

    比如某个工程完成得很好,    速度快于预期,那移民就可以在安置的时候,获得一些优待。比如自主选择安置的省份、州县、村子。或者是在安置的时候,降低房子和田产的还款利息或是延长还款期限。

    这些实实在在的甜头和好处,无疑是勾动人心的。而且有着明国官府一直以来信守承诺的良好口碑在,这些新移民也不会不相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