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隆兴二年春闱高中一甲榜眼却又被李凤梧的探花抢去风头的黄洽,被派到寿州,补了辛弃疾寿州知州的缺。 不仅这两人,近十年来的大科中,年富力强的有才之士纷纷得到起用。 本科状元赵汝愚,被召回京后,很快权兼他职。 任然补着郭师元门下省录事的职,但又让官家给他权兼了个殿中侍御史,加封朝请郎——这擢升幅度之大,即可媲美当年的李凤梧。 而起居舍人柳子承,也迁了。 平迁。 从起居舍人迁到了侍御史。 职官上只比赵汝愚高了一阶。 不仅这些,赵云宸从国子司业迁到了枢密都承旨,高升一级。 但不可同日而语。 从搞教育到了枢密院去,这是要重用的迹象。 而谏议大夫赵云兆,升任给事中。 这个位置极其重要,属于中枢三省。 随着这一连串的旨意降下,临安朝野的人顿时有些震惊莫名——官家重用了如此多的文臣武将,俨然是在为将来北伐储备人才。 但却又有个信号在里面。 太子赵愭薨后,太子的原有势力,不知道为何,除了刑部尚书江君烈很快倒向了恭王赵惇,其余大部分人竟然都保持中立去了。 偏生谁都知晓是恭王赵惇的人,那个阴才柳子承,反而从起居舍人带了侍御史。 这个侍御史可就没起居舍人有分量可言。 此消彼长,庆郡王赵恺的谋臣赵汝愚,却权兼了殿中侍御史,还加封朝请郎,俨然就是要平步青云——要知晓赵汝愚是本科的状元! 本科状元,大凡是需要去外地出仕一阵,赵汝愚却不到半年就回了临安。 然后就进了中枢,然后又没过多久,权兼殿中侍御史,加封朝请郎,这种擢升幅度,不得不让人揣摩其中的信号。 赵汝愚和柳子承,分别代表庆郡王赵恺和赵惇。 官家重用庆郡王的人。 而且是在太子薨后不久,有人提过立储,官家大怒之下将赵恺宣到垂拱殿训斥之后生,只是训斥了一顿,却又重用了赵恺的人,这就不少人明白了过来,三王均衡之后,太子赵愭入主东宫,如今薨了,便是双王对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