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神门之乱(五)-《墨尘江湖》
第(2/3)页
“不错,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得小皇帝退位,这才开创了当今之盛世,不过这么说起来,6大哥与他赵家还有些仇怨呢。”
阳非秋说出这话时,虽是带着几分笑,但胡云却知道阳非秋这话里究竟藏了多少凶险非常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世上最可怕的毒药,一旦从口袋中漏出来,就是方圆百里之内,恐怕也不会有半个活口。莫说是听见这话的人,只怕是知道这话存在的人,也会被给通通灭口。
不得不说,即便是豪气干云的胡云,此刻可不由得透体凉。胡云本是自认不怕死的,但自从与阳芸成婚之后,心中却对于死亡生出了些微畏惧,况且比起自己的死亡,身边人将会得到什么下场,胡云但凡想一想,都感觉心头一堵。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熙龙你也应该知道,6大哥当初不过是站错了边,兵勤王不成,这才选择落草为寇,他赵氏江山坐稳之后,6大哥便主动递去了降书。6大哥本就与赵匡胤有旧,再加上那时候他已落草江湖好一段日子,他赵氏江山根本不会被一个占山为王的贼匪影响分毫,赵匡胤乃是有大气度的人,自然也不会再固执于陈年往事,于是6大哥便与赵匡胤一拍即合了。”
“一拍即合?”
对于阳非秋用的这个词,胡云感觉到一丝滑稽,却又说不出是哪儿有什么问题。
“与6大哥一样,有些人也站错了边。”
胡云当即明白过来,阳非秋所言的站错了边究竟是什么意思,官场上,派系碾斗实乃常事,更何况这可是皇位争夺,是风云变幻,山海颠倒的大事。
“神门之所以成立,能够聚拢这么些人而不被大宋朝廷忌惮,却是因为这个缘故?”
胡云感觉自己的思维已经混乱了,他逐渐搞不懂自己这位岳丈究竟想对自己说些什么,但阳非秋而仍是像一个老师般,耐心解答着胡云每一个问题,语气也带着一些父亲般的温情。
“是却也不是,熙龙,你也知道,朝堂与江湖之间,本就存在着一些谁也不说,大伙却都心知肚明的规矩,他赵家想要坐稳江山,若没有江湖人支持,这些江湖人一旦起事,聚拢在一起,那可是数万精锐大军,这数万精锐大军偏偏还在暗处,朝廷要怎么去讨伐?”
阳非秋这个论调,确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在此刻,胡云也不会因此而赞叹些什么,他感觉自己是在顺着阳非秋之言说下去……
“但武林从来没有拧成一股绳过,即便是现在,整个江北武林也仅仅是名义上在咱们掌控下,但要扯旗造反,不要说他们,就是本门内许多人恐怕也……”
“整个武林不可能拧成一股绳,那是因为没有人使劲而已,熙龙,你想想,一旦朝廷突然对我神门动手,将你我与其他两位使者、七位堂主、数十位长老一同抓走,整个武林将会作何反应?”
朝廷违反与江湖之间虽明面上没有,但暗中双方都心知肚明的约定,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胡云都不必深思,便能脱口而出:
“只怕到了那个时候,整个武林便会人人自危……”
“那时候,只要有人振臂一呼,会有多少武林中人响应呢?咱们这些家大业大的,最怕的就是别人无缘无故来拆你邻居的屋子,哪怕别人告诉你他只会拆你邻居的屋子,而且拆完就走,只怕你也绝不会相信。”
阳非秋将缘由说得透彻之后,胡云自然也得到了他自己的答案,虽说这个答案啼笑皆非,但相较于自己身处的这个门派由何而来的话题,胡云还是感觉这个答案更能让自己接受。
“朝廷原来也会……忌惮我们江湖人?”
阳非秋笑了一声,笑声中是带着一丝骄傲:“如今我大宋外患临头,且不说北边辽人起事,就说西北,不也有人造反么?倘若在这大宋心腹处,又起什么乱子,那群读书人又怎能扪虱而谈,纵论天下?朝廷若是不怕,就不会遵守前朝与咱们定下约定,至今不插手江湖事务了。”
受阳非秋指点后,胡云便想起了阳非秋提起的三十年前那件事:“这么说来,太祖皇帝是要咱们来执掌江湖?要许诺6门主当武林盟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