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火力(一)-《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第(2/3)页

    苏联也有自己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其实在战术层面上和德国的闪电战理论有着很多的相似点,从某种角度来讲,完全可以看做是德军闪电战的俄罗斯加强版。

    苏联本身就拥有当时的第三帝国完全无法企及的优良条件,她拥有广阔的国土,庞大的人口以及难以计数的能源和矿产。

    苏联红军从来不用担心自己会缺少兵力和装备,更不用为燃料和原材料而苦闷。苏联武器不会因为某个零件需要稀有金属而放弃量产,更不用绞尽脑汁寻找替换材料,导致武器的品质下降。

    庞大的人口基数带给苏联几乎无穷无尽的后备兵员,就像历史上德军所遭遇到的那样,你消灭对方一个步兵师,后面就会冒出两个出来,面对这种永无止境的拉锯战,即便是身经百战的德军老将都不得不感到悲观。

    苏联此时不但完成了工业化转型,而且还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她拥有足够的劳动力和资源,可以在极短时间里就制造出一支钢铁大军。

    她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国家之一,漫长的边境线也使其很难被彻底封锁,即便是欧洲方向遭到德国的封堵,她依然可以在远东地区找到突破口。

    苏联具有的这些先天条件,加上德美等国的技术与经济支持,使得她建立起了一支数量规模凌驾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之上的庞大红军,同时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层面,都已经具有了同时代中等偏上的水准。

    苏联武器在性能上已经接近甚至越了部分欧洲主流国家,这在西班牙内战中已经表现的很清楚,也就是苏联对西班牙内战的介入,以及延伸至巴尔干半岛的左翼浪潮,导致了整个欧洲都开始警惕起来自东方的威胁。

    苏联红军的庞大规模,是实现大纵深作战理论最重要的条件,说白了就是依靠几乎无穷无尽的兵员,起一场不断向敌军纵深推进的大规模闪电战。

    只不过德军因为步兵和装备部队的数量有限,只能集中装甲部队起一场点到为止的突袭,然后由步兵巩固占领区域,围歼和清扫被包围的残敌,虽然能够顺利突破敌军的防线,但是装甲部队受限于战斗时燃料和弹药的消耗,很快就失去了继续向纵深推进的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