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弄假-《农家记事》
第(2/3)页
却能看到烛光隐隐,好像能填满天地一般。
朗朗的读书声,更是清脆如雷,敲击在所有有心人的心上,使人迷醉,不敢叨扰。
花椒已经迷醉其中了。
她还是头一次感受到这样的气氛。
因着自家的事故,家里头由秦老爹做主,已经停了小小子们的补习,这才有了当下的这份感动。
而这样的场景,别说十年前五年前,饶是三年前、两年前,亦是不可想象的。
饶是崇塘枕着这样一方水土,自来富庶,文风亦盛,可念书识字上学科举,对于都不是极贫人家,饶是对于寻常人家,基本上仍是想都不用想的奢侈事儿的。
一家子七八十来张嘴正等着吃饭呢,谁家有这个闲钱把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半大小子养在屋里的。
所以最为常见的,老百姓们为了整个家庭、整个宗房、整个宗族长远计,无可奈何,只得举全家、全房,甚至于全族之力,挑个相较而言最聪明最懂事最有良心的读书种子来供养。
可哪怕竭尽全力,能够真正成才的,到底少数。
毕竟童生的资格,还有秀才的功名,相对来说还容易一些。可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可不是三年五载就能够一步登天的。更不是只要你肯下工夫,头悬梁锥刺股,就能够笃定成功的。
何况阖家阖族能够砸锅卖铁的相帮三年五载的,还能帮上十年二十年不成。更何况读书种子年纪渐长,总要娶妻生子,总要养家糊口,总要奉养双亲,这也能让阖家阖族来相帮吗?尤其阖家阖族还有没有这个能力,或者说还不愿意这样没个尽头、更没个指望的相帮下去!
所以,因此种种,自古以来,能够完成阖家阖族梦想,能替家人族人争气出头的例子,是远远不及将阖家阖族搞得天翻地覆、分崩离析的例子来的多的。
周家湾、漏斗湾,亦是正因为此,才这么多年始终没能立起来。族里头村里头没有读书人,也就没有能够说得上话儿的人,在十里八村不说不招人待见,却也没有甚的说话的份儿的。幸好枕山面水,不必因着灌溉、水道之类的问题同周遭村落生纠纷,这才勉强相安无事。
不过这些年来,自从秦家渐渐崛起之后,周家湾同漏斗湾一众乡邻们的日子,确实是肉眼可见的在芝麻开花节节高的。
不吹也不黑,说到底,确实是沾了秦家的光。
就譬如之前秦家前前后后的又是翻新宅院,又是开河筑堤,又是新建保婴堂,一连几年,这么多基建工程需要人手,只要肯苦肯干,两湾里的劳力们就不怕赚不到铜子儿。
两三年下来,秦家这厢翻新了宅院,那厢泰半乡邻们也已将自家的小院修缮一新了。
待到后来,秦家又将祖田,还有66续续购置的族田放出去给乡邻们佃种。稻种、肥料,一应都由秦家提供,甚至于还牵了几头牛来给大伙儿合用,乡邻们大多不用再为生计愁,心也一下子就有了可以安放的地界了。
尤其这会子,乡邻们渐渐攒了些许的积蓄,有人活动心思,想要借着崇塘商埠的上风,做些个小本的买卖的,但凡求到秦家头上,亦是自来没有二话的。
不但会商借银钱,还会给人出主意,甚至于牵线搭桥。
乡邻们的日子都有了奔头,再加上真是眼睁睁地看着秦家一步登天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两湾里的上学率一下子更高了起来。
虽说这些年来上学率确实一直都在稳步攀升,可说到底并不是所有人家都能供家里大大小小的所有小小子都去上学的。
其实这样类似的事体,饶是在花椒前世,也不在少数的。
尤其一些偏远的农村,为了兄弟姐妹的学业,不知道多少正值学龄的孩子为此辍学的。
可时至今年,看着秦家百花齐放,乡邻们自是触动心肠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当娘老子的但凡能够咬紧牙关挺过去,自然不想亏待任何一个孩子。
所以打从今年起,白天行走在周家湾同漏斗湾,等闲是再看不到正值学龄的半大小子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