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意外-《犯罪心理:罪与罚》


    第(2/3)页

    找个过一辈子的人,爱不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另一半能为你带来什么好处。周桂花看了眼正在沙上默默看报不一言的老伴,看吧,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样老实、听话的老公,那可是她打着灯笼从一群知青里挑出来的。想当年村子里嫁给知青的姑娘有十来个,又有几个在知青返城的时候跟着一块过去的?可就她周桂花一个!

    现在再看,她周桂花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工作又清闲,几年前又退休了,不用上班,天天在家闲着还有退休金可以拿,儿女个个也都供出来了,成材了,她这辈子,那叫一个成功。反观其他被留在村子里的,全部都心不甘情不愿地签了份离婚协议,被那些个嘴上抹了蜜的男人骗得傻等着他们回到城里会想办法接一家人都过去,让她们带着孩子好好等着。等啊盼啊,这些走了的人拍拍屁股再没个消息传回来,周桂花可是知道的,这些知青回到城里,很快又再结婚,把乡下老婆孩子忘得干干净净的不知凡几。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女人,带着三两个孩子,在缺吃少穿的乡下,勉强饿不死都算不错的了。现在他们之中大多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辈子可能连城都没进过几次。

    周桂花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最成功的,极度希望孩子们都走她的老路,这才是真正的笑到最后的胜利者。三个女儿她懒得管太多,因为骨子里周桂花是有些重男轻女的,不然也不会在进了城过上好日子后,还要再生两个孩子。那个时代虽然没有计划生育,但是一般城里的家庭孩子特别多的也不多见,没办法,住房还是很紧张的,一家人就睡在巴掌大的地方,人太多也实在是住不开啊,再说了,孩子们渐大了,仅隔着一道帘子,这做父母的得多大的心才能无所顾忌地生孩子必须做的事啊,自然孩子数量也要少上一些。

    老儿子1979年出生,正好没赶上计划生育,到了8o年代,再想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周桂花在儿子小的时候偏心眼偏得没边,老公又是个不爱说话的老实人,家里每天有他吃的穿的,他能一个人拿一张报纸看一晚上不动地方的,对于子女的教育他更是半点参与的意识都没有。倒不是张青松逃避责任,周桂花看不透,觉得自己老公老实,什么都让着她,明眼人却是将他们俩之间的问题看得很清楚明白了。

    张景洪就是这么个明白人。难得他从小在母亲的溺爱中长大,却没有养成一身少爷病,至少三观还算比较正,勉强算得上有些龟毛的中二青年吧。他其实有的时候很同情父亲,做为他那个年代的高中毕业生,绝对算得上知识分子了,而且在返城之后凭借自己的本事还考了个大专上,毕业回来分配到厂子里做工程师,那可是相当有本事的,却娶了母亲这么个大字不识几个了,两个人之间会有共同语言才见鬼。母亲别的本事没有,蛮不讲理却是看家本领,父亲跟她讲道理,比鸡同鸭讲好不到哪去,索性后来耳不听心不烦,随她去了,再能折腾还能把这个家拆了不成。

    渐渐的,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便这么沉淀下来,母亲的嘴不闲着,父亲耳朵都不带动一下的,反倒是少年时期的张景洪受不了,常常要为父亲鸣不平,却每每在母亲面前败下阵来,倒不是他吵不过母亲,而是每每吵到最后,母亲便开始拍着大腿往地上一坐,哭号他是如何不孝的,让年纪已经不算小的张景洪颇为尴尬。

    所以他誓,自己以后的爱人身上绝对不能有半点母亲的影子。倪红性子爽利,说话做事很有条理,自然很容易赢得张景洪的好感,而后者自身条件在那摆着呢,很是吸引女孩子,两个人情投意合,很快谈婚论嫁。

    这一次,周桂花的眼泪和哭喊都没能改变倪红成为她儿媳妇的事实,她心不甘情不愿地为儿子操持了婚礼,对倪红横挑鼻子竖挑眼,却都被自己家儿子拦了下来,一肚子的无名火越积越旺。正好趁着这一次倪红赔得吐血时全撒了出来,而这一次,就连张景洪也有点没立场站在自己媳妇身边了,那花出去的钱都是他工作几年好不容易存下来的,甚至还有一部分是父母给倪红的彩礼,被倪红嫁家贴给自己闺女傍身的,血汗钱存起来不容易,花出去就像泼水一样,他怎么可能不心疼。

    倪红性子倔强,认定了的事八匹马拉都不回头,自然梗着脖子不愿意服输,咬咬牙把结婚时买的饰都当了,一定要坚持到底,看看自己是不是一辈子给人打工的命!

    这一次,她赌赢了。撑过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小城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人们的工资收入普涨,她代理的品牌因为前期的宣传也广为人知,这些钱都没白花,很快她便结束了赔钱的历史,开始有了赢利,家里边的气氛有所缓和,至少没有人再冷嘲热讽了。

    后来在倪红的打理下,这间小店有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能赶上张景洪一年的收入,倪红觉得自己在家里边腰杆那是硬气得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