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登陆-《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小船还好,可以抵近靠岸。大船容易搁浅,只能在远离江岸的地方抛锚。渡口也很简陋,缺少码头设施。
王玉宝不要小船摆渡,带头跳入水中,营部官兵紧随其后,涉水登陆。他大喝一声:“各连连长呢,给我走在最前面!带船的排长,把你那一船官兵招呼好!二十分钟后,在岸上集合完毕。”
这一声吆喝起了效果,乱糟糟的队伍里,很快响起了军官们的声音:
“二连的兄弟,跟我来!”
“炮排的兄弟,把迫击炮扛稳当了!”
……
营部第一个登陆,朝着湘军方向,立马展开了警戒。各连也找到了自己人,互相帮忙,抢运物资器材。
最难的是炮兵团配属过来的炮兵排,有三门75mm野战炮。革命军陆军步兵营也编有一个炮兵排,但只装备迫击炮,火力有限。
为加强先锋,步兵师把炮手团的炮兵排配属给了一营,带来了三门75mm野战炮。尽管革命军已经对这种野战炮进行了轻量化改进,它依然很重,也无法分拆后由骡马驮运。
这种炮很金贵,沾水后会影响精度。为此,海军设计了一种轻便的登陆艇。这种登陆艇把蒸汽机安装在了尾部,排水量常常在二十吨以下,可以冲滩到岸边的沙滩上。返程时,由官兵把登陆艇推回江中,调转方向即可。
炮兵排分配到了两艘登陆艇。登陆艇冲滩后,炮兵们立即忙碌了起来,推动火炮上岸。步兵兄弟也过来帮忙,帮炮兵排搬运弹药。
二十分钟内,一营总算完成了集结,全员全装,登陆过程中并无损失。
王玉宝感到满意,也不多费话,下令吃早餐。所谓早餐,其实是前一夜烧好的饭团,里面夹杂了盐菜,以及少量的肉沫、菜籽油和花生米。水壶里,则有前一夜烧好的凉开水。
早餐装在不制饭盒里。帝国钢铁产量大,革命军官兵的饭盒、水壶、筷子等装具,都采用铁制,方便大量生产。
早餐只有五分钟时间。五分钟之后,不管官兵有没有吃完,王玉宝便下令继续行军。
第三支船队,其实就是一营的支援分队,头船已经近在眼前。一营必须尽快离开登陆场,为这支船队腾出空地。
从眼前到湘军营垒,还有四公里的路程,走陆路只需一个小时。
四公里,对于湘军来说,却是一段遥远的距离。湘军最讲究“结硬寨、打呆仗”,若有行军打仗,往往先扎好营寨,以立于不败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