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边疆设置行省-《1850再造中华》


    第(2/3)页

    雍正时期,编青海蒙古为二十七旗,后增至二十九旗,由西宁办事大臣主持会盟。黄河以南主要为藏人,设有四十个土司,其中以玉树土司最大,故称玉树等四十族土司。

    青海地处回、藏之间,地理位置绝佳,足以钳制回、藏。正因为如此,青海设省理所应当。特设巡抚一名,由西宁办事大臣改任,同样推行郡县制。

    西藏在清代分为卫、喀木(康)、藏、阿里四部,以及霍尔三十九族地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为驻藏大臣,驻拉萨,会同**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办理藏内政务,其政令由噶厦(西藏官府)执行。

    那曲、昌都地区北部的各部落统称霍尔三十九族,简称三十九族,为蒙古人后裔,由驻藏大臣的属员夷情章京管辖。

    西藏地位特殊,暂不设置行省,仍由驻藏大臣办理政务。其中,涉外、边防事务,权力仍归清廷。

    有清一代,蒙古是满人的重要盟友,在明清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古各部参照满洲八旗,划分为蒙古八旗,受到清廷的优待,对清朝颇为忠心。

    蒙古分为内属蒙古与外藩蒙古。

    内属蒙古包括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唐努乌梁海、阿尔泰乌梁海等部,各旗由朝廷派遣官员(一般为总管)治理,与内地的州、县无异。

    外藩蒙古各旗则由当地的世袭扎萨克管理,处於半自治状态。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为一盟,设正、副盟长,掌管会盟事宜,对各旗札萨克进行监管。

    清朝历来都很重视蒙古,长期与蒙古联姻,得到蒙古的效忠。在平定准噶尔部落的反叛后,蒙古各部己经绝意反叛。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落跋涉万里,从沙俄东归中国,受到清朝的礼遇。

    鉴于这种紧密的联盟关系,咸丰决定继续保持蒙古的特殊地位,不在蒙古设置行省。

    东北是清朝龙兴之地,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禁止汉人出关移民垦殖。关外为皇家禁地,自成体系。

    一方面是八旗驻防系统,以盛京为陪都,设盛京将军为最高军政长官,置户、礼、兵、刑、工五部,各设侍郎主持,并在吉林、黑龙江设驻防将军。将军之下,设专城副都统分驻各城,并管理各城的临近地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