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咸丰把奏折递给肃顺,说道:“肃六,你看这篇奏折。潘祖荫真是个大才子,字写得好,文笔也好。” 肃顺双手接过奏折,轻轻阅读起来:“《奏保举人左宗棠人才可用疏》:窃以楚南一军,立功本省,援应江西湖北广西贵州,战胜攻取,所向克捷,最称得力。楚军之得力由于骆秉章之调度有方,实由于左宗棠之运筹决胜…… “是则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读到这儿,咸丰击节叹曰:“写得好,这句话写得真好!潘祖荫乃真名士,想不到也能写出这样激愤昂扬的好文章!” 肃顺知道,这篇奏疏虽由潘祖荫所奏,却出自郭嵩焘的手笔。 郭嵩焘请潘祖荫吃花酒,拜托潘祖荫上疏救左宗棠。潘祖荫一听,义不容辞,把郭嵩焘的草稿抄了一遍,第二天就递了上去。 肃顺附和道:“这句话,可以名传干古了!潘祖荫为国惜才,心情激切,所以写出了这等脍炙人口的话!” 咸丰勉强笑了下,问道:“左宗棠到底何许人也?曾国藩上疏救他,胡林翼上疏救他,骆秉章上疏救他。现在,就连潘祖荫这个大名士,也上了折子,还说得如此激切!” 官文上折弹劾左宗棠时,咸丰震怒。他难以想象,一个巡抚衙门的师爷,竟敢凌辱一个二品总兵。一个堂堂总兵,竟然委屈得上京控诉。 咸丰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左宗棠是骆秉章的幕僚,与湘军渊源甚深。说不定,正是有湘军撑腰,左宗棠才敢如此如礼。 杀一个左宗棠,正好可以杀鸡儆猴,给曾国藩、胡林翼这些湘军大佬一些颜色看看。因此,咸丰当时密旨官文,让他暗中调查左宗棠。一经调查清楚,官文可以将左宗棠就地正法,不必奏闻朝廷。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左宗棠,惹出这么多的风波。这么多的钦差、督抚、名士都上疏救他。咸丰反倒有些骑虎难下,抹不开面子了。 肃顺说道:“奴才多少也听说过他。当年张亮基做湖南巡抚时,长毛袭攻长沙。张亮基束手无策,绑架了左宗棠的女婿陶桄。这个陶桄,也就是陶澍的独子。 “在左宗棠的帮助下,张亮基挡住了长毛,守住了长沙。至此之后,左宗棠便一直在巡抚衙门里做师爷。此公之为人,负性刚直,嫉恶如仇,湖南官场为之涤荡一清。 “该省不肖之员,对其恨之入骨,诽谤连连。官文惑于浮言,也上疏弹劾左宗棠。左宗棠只是一在籍举人,生死去留看似无足轻重,但于两湖关系甚大。 “为国惜材,奴才恳请皇上宽宥左宗棠,让他戴罪立功。左宗棠感戴天恩,尽其所长,襄理军务,庶于两湖战局有所裨益。” 咸丰叹口气,说道:“这么多人上疏救左宗棠,你也帮他说话,可见他必有可取之处。朕这次就饶了他,让他戴罪立功吧。” 第(2/3)页